为让百万中小企业用得起、用得好AI,7月上旬,委主任徐纪平、副主任卢耀辉、凌云、董建伟,深入联通、电信、移动浙江省分公司开展三场“制造+AI”专题调研活动。调研围绕了解三大运营商网络、算力基础,工业模型等能力,及人工智能赋能特别是中小企业方面的经验成效、存在问题痛点。浙江联通党委书记、总经理童海波,副总经理戴苓,浙江电信党委书记、总经理李云庄,副总经理刘健,浙江移动党委书记、总经理杨剑宇,副总经理徐孟强以及三大运营商相关部门人员分别在各自公司参加了调研座谈会。
打造算网 夯实基础
三大运营商立足浙江产业发展需求,持续加码网络升级、算力布局与模型研发,构建起 “算网一体”的坚实基础,为推进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提供支撑。
目前三大运营商均已加快5G-A网络的部署与商用探索,依托其超大带宽、超低时延、超大连接特性,更好满足了工业场景中设备实时通信、远程控制、高清视觉质检等高频需求。例如金华工业园区实现了5G-A网络的覆盖,其高速、稳定的网络环境,使得园区内部的企业能够高效利用先进的数字化技术,从而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在省算力建设中,三大运营商积极参与省级算力枢纽节点布局,推进数据中心集群化、绿色化发展,提升算力供给的规模与质量。同时,重点突破算力调度能力,通过搭建省级算力调度平台,实现跨地域、跨类型算力资源的动态分配——既可为大型制造企业提供专属算力集群,也能为中小企业按需分配“弹性算力”,有效降低企业使用门槛。例如,针对服装厂的AI视觉质检场景,可通过调度边缘节点算力实现本地实时分析,而针对塑胶企业的手写工单识别等轻量需求,则灵活匹配云端共享算力,形成“边缘+云端”的混合算力服务模式。
三大运营商基于自身数据与算力优势,加大工业领域基础模型的研发投入,这些基础模型如同“通用模板”,既能支撑中小企业的轻量化应用,也能为专业服务商提供二次训练的“起点”,助力其开发出适配特定行业的垂直模型。
赋能产业 应用导向
在服装厂,AI视觉质检效率提升50%;在汽配车间,设备振动模型提前3小时预警故障;在塑胶企业,手写工单10秒自动录入系统……这些并非未来图景,而是浙江制造业正在发生的智能化跃迁。随着国家“人工智能+”战略深化,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浪潮下,浙江联通、浙江电信、浙江移动正以“算力+平台+生态”为核心能力体系,开辟工业智能化试验场,探索人工智能在工业领域的落地应用。
工业智能化的核心并非技术竞赛,而是生态竞合。联通、电信、移动正从“基础设施供应商”转向“产业赋能联合体”,以小模型打开场景、用生态穿透孤岛、靠政策突破成本,中国工业或将在AI的催化下迎来一场百花争放的大变革。“中小企业最迫切的需求是‘替代人工、降低成本’。”浙江联通工业服务负责人指出,聚焦生产制造、质量管理等关键环节的单点突破,成为AI下沉的破冰之举。例如从“机器换人”到“数据优产”,路桥电机等企业借数据挖掘降低库存,迈出利用工业人工智能的关键一步。随着算力网络日趋完善、生态协同持续深化,浙江智造的第二增长曲线已然清晰。浙江电信、浙江移动AI专家都提到,目前运营商AI赋能正从基础设施供应商转向“工业AI联合体”,以轻量化单点场景突破数据/成本/人才壁垒 ,通过生态协作和政策赋能驱动智能化升级。
聚合资源 共创价值
徐纪平主任高度赞赏三大运营商具备网络、算力等基础优势,且通过多年实践积累了专业人才与客户资源,在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领域走在前列。同时也提到了运营商在行业专业能力方面存在着短板。
徐纪平主任指出,政策红利期基本趋向尾声,三大运营商与专业服务商的合作模式亟待转型。早期部分地方以细分行业数字化改造作为项目统包给总包商,有其历史合理性——规避皮包商风险、确保责任主体。但当前政策已转向:普惠性补贴基本结束(仅城市试点等少数地区留存),政府财力收缩,重点转向智能化示范项目。原来的总包模式正被市场淘汰——企业二期、三期项目开始绕开总包商,直接对接专业服务商。其建议三大运营商要积极梳理多年合作的服务商,筛选专业能力强、信誉良好的伙伴,按行业节点建立联合体或联盟,形成长期利益共同体。其表示三大运营商要专注做“赋能者”:为生态伙伴提供算力底座、模型工具、数据治理能力。
徐纪平主任希望三大运营商要推动“模型工具化”,助力服务商转型。一是要分层模型赋能产业,即通用大模型(基础层)→ 垂直行业模型(中间层)→ 企业专属模型(如工艺配方等核心模型);二是三大运营商要重点提供行业模型工具链,支持专业服务商为企业定制不可替代的场景化模型。三是要做好数据价值挖掘。中小制造企业普遍存在数据闲置、杂乱问题,三大运营商可通过工具(如一体机)帮助企业高效整理、标注数据,推动数据从“静态存储”向“动态应用”转化。
徐纪平主任强调“技术脱离应用则无法持久”,要以“应用导向”牵引技术研发与落地,三大运营商可先联合专业服务商“跑场景”(探索企业真实需求),通过小模型解决大问题,再联合地方政府召开“赋能案例分享会”,通过具体案例(如投入产出比、改造效果)增强企业信任,推动规模化可复制, 把浙江的数字技术真正用起来、见效益!
通过三场深入交流讨论,浙智专委与三大运营商省公司在助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数字化改造“深覆盖”,探索人工智能场景应用的方法路径及案例推动等方面达成共识,大家一致表示要聚焦全力积极推进省委省政府关于智能化升级的工作。